ROOM DISPLAY
房型展示

杏彩体育官方平台 商务大床房

你被算法“算计”过吗?近九成受访者遭遇大数据“杀熟”

来源:杏彩体育官方平台    发布时间:2024-05-15 10:05:14

  你被大数据“杀熟”过吗?3月1日,北京市消协发布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的最终结果。调查显示,有86.91%的受访者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其中,网络购物中的大数据“杀熟”问题最多,其次是在线旅游、外卖和网约车。

  作为互联网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大数据杀熟”慢慢的变成了网民最常诟病的现象。某旅游平台就曾因存在“大数据杀熟”等行为被消费者起诉至法院,最后被判退一赔三。在网络打车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场景中,也存在不少网民反映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北京市消协的调查数据似乎也佐证了这点。

  调查显示,超八成(82.37%)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非常普遍或普遍,仅有极少数(1.29%)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不普遍或根本不存在。同时,有八成多(86.91%)收房的人说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

  具体有哪些领域?8成多(82.44%)收房的人说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7成多(76.85%)接受访问的人在在线旅游消费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反映在网络外卖(66.96%)和网络打车(63.00%)消费过程中遭遇大数据“杀熟”的受访者均达到6成多。此外,还有部分收房的人说在电影消费和视频消费时遭遇过大数据“杀熟”问题。

  85.38%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大多数表现为同一时间不同用户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相同,79.98%的受访者认为大多数表现为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

  “这些都是‘大数据杀熟’。”有业内人士介绍,“杀熟”原本的意思是指向老顾客提供更高价格的牟利行为,这在传统商业领域早已有之。如今大数据算法快速商用,“杀熟”不仅针对老顾客,还能借助算法分析消费者的个人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再针对性进行消费推荐或制定交易价格。比如,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新用户也会在“杀熟”范围内。

  此外,该业内人士指出,大数据“杀熟”非常隐秘,如果消费者不去进行货比三家的比价,或者询问身边人,很可能并不会清楚自己被“杀熟”了,甚至会在看到平台给出的各种优惠券时,认为“优惠了”“占便宜了”。

  3月3日下午,记者分别在两部苹果手机上,打开同一个网约车App,分别登录新、老用户账号,选择同一地点,结果显示,两者存在几毛至2元左右的差价。随后,记者将手机更换成一部苹果手机、一部安卓手机,再次在同一网约车App登录新、老账号,输入同一地点。结果显示,差价更大了,特选车辆类别中,安卓手机的新用户账户比老账户多了6元的优惠补贴,最终价格实惠公道了8.41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测试期间,一直在同一部苹果手机上登录的老用户账号,在经过多次输入、刷新后,页面显示的价格也不断“看涨”:普通快车,涨了1.64元;特选车辆,涨了7,73元,其中第一次登录时,平台给出的6元优惠,在经历多次刷新后“消失”了。

  酒店类别呢?记者分别用同一品牌手机、在同一电商App上登录新老用户账户体验,发现一家快捷酒店的无早双人床、商务大床房两款房间,老用户账号都要比新用户账号贵7元,其余酒店价格没有区别。市民王女士和记者透露,去年下半年她和朋友出游,两人分别用同一个App订同一家酒店同一个房型房间,差价在十几元到二十元左右。

  电影票也有“区别待遇”。市民何先生和记者说,今年春节假期后他和女朋友在订电影票时发现,两人明明是各自通过同一App查看的同一家影院同一场次票价情况,结果却不同,“女朋友的比我要便宜两三块。”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北京市消协根据本次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的最终结果建议:鉴于目前有关法律和法规不够健全,大数据“杀熟”行为又很难发现和取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创新监督管理方式方法,建立大数据线上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抓取审核等方法,要求经营者事先报告平台算法、收集数据种类、数据用途等信息,并实时监控有关经营网站的价格等有关数据信息,及时对有几率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做出预判。对于查实的大数据“杀熟”问题,要依法进行严厉查处并向社会公示。

  南京消费者协会公益律师团团长、北京天达共和(南京)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钱宙律师对相关案件分析后指出,大数据“杀熟”类型的案件都会存在,其隐秘性较强,大部分消费者根本不清楚自己被“杀熟”,且存在消费者取证困难等情形。商家或平台的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涉嫌价格欺诈,也严重破坏了市场之间的竞争秩序,影响了市场良性发展。

  钱宙表示,消费者若遇到了大数据“杀熟”,在固定了证据的情况下,根据《消费者保护权益法》第55条,可要求三倍赔偿。具体可通过保留消费凭据、截图留存价格比照对象等方式固定证据。同时,根据《价格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规定,消费者也可向行政机关举报,也有权要求经营者责令改正,或者没收违法来得到的,并处以违法来得到的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来得到的的线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其吊销营业执照。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3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强调,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大数据‘杀熟’的顽疾,归根结底在算法推荐的滥用上。”钱宙判断,算法应用在短短几年来迅速普及深化,这也导致有关法律和法规一时不能立马“跟上”。但从《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到《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能够准确的看出,近年来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日益健全,接下来,大数据“杀熟”的情况将被全面遏制。此外,随着法律的修订,一直困扰消费者维权的举证问题相信未来有望由商家或平台负责,由此来反向倒逼经营者诚信经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