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金融圈的潮流是茅台加掼蛋,但这也只是出现在找LP募资的场景下。私下里,茅台可是喝不起喽。”在北京某VC机构工作十余年的投资人周琦表示。
今年的创投行业进入凛冬,身处在中心的投资人们苦不堪言。募资、退出难上加难,管理费也减低了,还有众多VC机构的超额投资收益在直线下滑,总结就是:赚钱难难难!
此背景下,已经有众多投资人难堪重负选择了转行和开展副业。比如前不久梅花创投的创始人吴世春向媒体透露:之前的一位同行,某美元基金的董事总经理转行去干起了滑雪教练。再比如小红书上曾投资过百果园、周黑鸭的头部VC机构投资人搞起了自媒体,公开售课。
至于那些没有转行跳槽,还坚持在创投行业一线的投资人遭遇大降薪,降幅高达40%。面对如此窘境,为生存,投资人只能开始腰斩自己的消费水平。
曾经,钓鱼、茅台、始祖鸟被称为中年男人的三大宝,但如今再问起投资人,他们只会摇头告诉你:买不起,买不起,根本买不起。
张锡是华东地区某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他告诉融中记者,每天下班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整上点卤货加一杯茅台,再看看最近的一些优质项目,过的好不快活。发社交平台都是直言:神仙来了也不换!但是到今年,这样的日子去而不复返。
“消费能力正在不断降级,不单单是我,机构的其他投资人们也有类似的情况。”张锡告诉融中记者。“过去,不管是平常募资与LP们组局还是自己和同事们的聚会,茅台都是标配。到现在呢?除了向LP募资组局需要,平常的行业同事聚会已经不喝茅台了,原因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喝不起。”作为机构的投资经理尚且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其他的投资人们的情况可想而知。
别说茅台这种高级产品了,不少投资人已经从星巴克蜕变到企业无偿咖啡,日常通勤从打车变成挤地铁公交。
还记得从去年开始,在投资圈中处在十分火爆的始祖鸟吗?最火的时候,不穿件始祖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合格的投资人了。
对于中年投资男人而言,始祖鸟当前的存在就像白领女性的lululemon——主打一个收割中产。位于北京SKP的始祖鸟店面,一件冲锋衣6500元,一件轻薄羽绒服10090元,一件城市休闲羽绒服25000元。而且并不是随时都有货,像一些热门色系的产品,不早点出手很快就会变成缺货状态。价格和货源紧俏程度,都和对门的DIOR、CHANEL等奢侈品对标。
但到现在呢?在张锡所在的机构中,新买的始祖鸟慢慢的变少了,很多人穿着的都是几年前行情好的时候买下的旧衣服。缝缝补补又是一年。而新出现的衣服,始祖鸟这个牌子已经很少很少了。更多的是最近双十一爆火的国货之光品牌骆驼。一件冲锋衣的价格最便宜的500多块,与始祖鸟相比更具性价比!
投资人们的消费在降级,机构给出的福利待遇也在直线下滑。此前,融中财经采访的中西部机构投资总监张耿聊到,在过去总监级别一线元/天,二三线元/天;普通投资经理一线元/天,二三线元/天。而到现在能够说是腰斩了。不仅费用降低,而且‘管理更加精细化’:北上广深550元/天,二线元/天,三线元/天。而且还出现了一些硬性要求,比如能线上会议沟通就绝不线下,必须线下机票要选择最便宜的一班……
“上海差旅费550,暑假去刚好赶上旅游季,险些住在桥底。”“以前出差,不能亏了自己。900一晚的希尔顿随便住。现在出差的线的全季大床房也还不错……”像这样的投资人吐槽在小红书上比比皆是。
投资人消费大降级,机构的降本增效,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种种的背后都反映着一种现象:现在的创投行业赚钱越来越难了!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投资人一直是个光鲜亮丽的职位。他们穿着西装,喝着红酒,谈笑间就有千万资金的流动。而他们自己也在投资中受益,赚的盆满钵满。
但只有深处行业里的人才知道,现如今的创投行业有多不好混。上文提到的种种消费降级现象,说白了就是收入的降低导致,而导致投资人们收入降低的前提则是整个创投行业的不景气。
今年的创投行业遭遇冰点,众多投资人们纷纷高呼“这是从业以来最难的一年。”
依据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募资共7341.5亿元,下降了23.5%。而在投资方面则更为惨淡,上半年总投资2929.6亿元,同比下降了42%。
此外,2023年存在民间资本活力不足的现象,目前的国有资本在一级市场的渗透率还在持续上升中。根据数据,以政府机构、政府出资平台、国企、央企、政府引导基金等为代表的国资背景LP(有限合伙人)成为中国募资市场的重要支撑。2023年上半年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的合计披露出资金额占比达71.2%。
这也导致了投资人们绞尽脑汁去找政府募资。最直观的现象就是最开始的靠组局德扑募资变成了更受政府领导们喜爱的掼蛋。
但是,虽然这部分国有资本是能够向所有VC机构出资的,可真正拿到这笔资金的机构凤毛麟角。
地方引导基金和国有资本的门槛较高,很多非头部机构的小GP会被直接刷下,根本募不到资。而且很多地方引导基金和国资都有明确的招商需求,最关心的永远都是给当地引进什么项目,每年能开多少票、贡献多少税收,能不能带动就业甚至搞出产业小集群等问题。此前,有北京地区的投资人向我们反映,在与国资的交流中,人家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有在我们当地落户的打算,一旦你表现出犹豫,这次的募资基本就以失败告终。
社会LP则更不用说了,经济下行的条件下,人人自危。GP机构不能为其带来稳定的投资回报,人家自然不放心投钱。而有的已经投资了的LP还会向VC机构发难,由于投资效果不达预期的问题要砍管理费。无疑是让VC机构雪上加霜。
值得一提的是,VC的薪酬基本来源于基金的管理费用,这也是VC的基础工资,也就是底薪。一般来说,管理费用是基金的一个百分比(普遍在1.5%-2.5%)。比如LP向某VC机构投资1000万人民币,那么VC机构大概会收取15万至25万的管理费用。如果后续这笔资金获利,VC机构还将收取一部分的额外收益费。一般来说,VC机构都是先募资,然后赚取管理费,通过管理费给员工发工资这样一个顺序。
而在当下,VC机构们募资不顺利,随之而言的自然是投资人们的工资“降本增效”了。
募资方面尚且如此,退出方面也是极为困难。有投资人向融中财经吐槽“还想着喝茅台,穿始祖鸟?没有退出carry还怎么整的起这些。”
根据数据,在2023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1326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32.6%。其中,被投企业的IPO仍是VC机构们退出的主要方式。
但根据证券交易市场的数据。2023年1-8月A股IPO首发上会企业共计247家,其中,225家通过,12家被否,8家暂缓,2家暂缓后撤回。
如今,全面注册制制度实施已半年有余,注册制主板IPO成功上市企业有19家。此外,同一周期内A股IPO撤回企业已达148家。从板块来看,创业板占比较高,达44%;科创板占比为24%,沪深主板占比合计为17%;北交所占比为12%。
但最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科创板IPO撤回企业家数(35家)已超过会家数(26家)。
如今,IPO退出仍然是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最主要的退出路径,当证券交易市场退出放缓,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一级市场的退出也随之收紧。
VC机构们困于退出难得漩涡之中,奖金提成这些就不用提了,有可能连团队跟投的钱都会打水漂。而这一部分钱是投资人们自己得工资。一来二去,没钱了,投资人的消费水平自然也就降低了。
“市场变化太快了,机构的投资风格也更加谨慎。到年底一整年了,一个项目都没投,主要是机构实在没有余粮啊。”根据一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上,DPI超过1的基金大多都成立在11、2年前,而大多数基金需要十年时间,DPI才能回本。
今年以来,创投行业的惨淡和过去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价回报只存在于过去。如果今年再去看以往的那些投资得天价回报案例,大部分投资人可能只会高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2018 年 7 月,小米在香港上市,募资 60 亿美元、市值达到 540 亿美元。而彼时,8 年陪跑小米的晨兴资本成为了最大的赢家。据悉,整体回报超过 40 倍,如果用 A 轮的 500 万美元计算、则是高达 866 倍的回报。
还有在2016年香港上市的美图秀秀,当时募资 6.3 亿美元、IPO 当日市值 49 亿美元,创造了当年港股科技公司最大 IPO。而在A轮就参与投资的机构创新工场,也一举得到了超过40倍的回报。
过去,无论是消费、科技、文娱都有过天价投资回报的诞生。但到现在,这些天价回报似乎只存在于过去,投资人只是听说过但并没有碰到过。
李晨是一个机构消费基金的投资人之一,已经做消费投资好几年了。今年以来,他遇到职业生涯中最滑稽的一幕。有的同事们慢慢的变成了被投消费企业的加盟商,有的跨行业去卖起了保险,还有的在发展自己的爱好,做围棋、滑雪、篮球等运动教练。
不仅是李晨身边的同事转型,许多投资机构甚至已经在砍掉消费组或者是将消费组投资人转岗科技组的路上。
根据市场数据,从2022年开始,消费投融资就出现了大幅的降低。年内投资事件 334 起,同比下降 45%,融资总额更是仅有 313 亿元,同比下跌 73%。而到了2023年,人人都说是消费行业复苏的一年,但根据最新报告,这场复苏来的要比预想中更慢。在2023年上半年,投资市场上的资金也多集中在半导体、生物制药、新能源、医疗科技这些领域。偶尔会有一些餐饮的消费品牌冒个头,但占比只是少数。
曾经被风投女王徐新下注的茉莉点心局,上周刚传出撤出北京市场。截至目前,武汉、杭州、北京的店铺全部撤出,空留湖南大本营的业务。还有新中式点心潮牌虎头局资金的大断裂以及跌落神坛的钟薛高。众多网红明星项目纷纷降温,消费领域的好项目越来越少。
另一个文娱赛道的处境同样如此。经历2014-2016年的资本热潮之后,这几年的文娱赛道可以说一直资本遇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文娱行业才发生10余起投融资事件,这还是将传媒、游戏、元宇宙、社交、体育等各细致划分领域都涵盖在内。相对的,去年一年国内文娱领域投融资事件96起,2019年这一数据为2158起,降幅不可谓不明显。如今更有投资人谈文娱就避嫌,出手次数慢慢的变少,不少投资机构甚至已纷纷转变赛道,行业也算是处于周期调整状态。
文娱赛道和消费赛道的处境大相径庭。有投资机构的创始合伙人分析“要么转去硬科技赛道,要么就在前缀上加“科技”二字,否则处境将会慢慢的难。
今年以来,硬科技成热门赛道,但对大部分投资人来说,转变依然是个困难节点。即使是已经在创投圈奋战多年的老人,硬科技也同样是个难啃的硬骨头。链条长、资产重、劳动密集、知识密集、资本也密集。光是重新学习背后的投资逻辑没用,更重要的是资源和人脉。但这些投资人在转型前的人脉对于硬科技赛道来说用处很小很小。
今年,不务正业的投资人似乎成了主流。跳槽的人比比皆是,投行变成了“转行”。但其实说简单点,就是行业的大变动导致的。当下投资人的消费降级,生活水平直线降低。还要时刻笼罩在“裁员”的危机感之下。如果还是跟原来顶峰时期的行情一样,投资人又怎会愿意跳槽。
有些投资人还不愿放弃,他们选择勒紧裤腰带硬熬寒冬,等待着春暖花开的再临。可这种日子的到来还要多久呢?